高层木屋的防雷做法

在防雷系统的设计上, 我国主要设计依据是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根据建筑物类别及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确定建筑物防雷保护等级, 然后分别设置防直击雷和感应雷的措施。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多层平屋顶建筑, 防直击雷常用做法如下:
a. 在屋顶装设接闪带作为接闪器, 在屋顶四周女儿墙上采用≥Φ8 热镀锌圆钢、热镀锌扁钢支架明敷,屋顶接闪带网格不大于20 m× 20 m 或16 m× 24 m。
b. 引下线采用≥ Φ8 热镀锌圆钢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置, 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大于25 m, 引下线沿建筑物外墙明卡敷设, 卡子间距为1 m。引下线上下两端分别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焊接连通。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上1. 8 m 处设断接卡, 其上端与引下线连接板焊接连通。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由断接卡引下的地面上1. 7 m 至地面下0. 3 m 的一段接地线采用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加以保护。
c. 一般采用共用接地, 接地极由建筑物桩基主筋、轴线处的基础底板上下两层主筋中的两根通长筋焊接连通形成的基础接地网组成。
接下来我们看看《加拿大防雷系统安装标准》规定, 保护25 m 以下建筑物的防雷装置为一类防雷装置(Class I)。《加拿大防雷系统安装标准》对一类防雷保护装置设计要求如下:
a. 屋顶接闪器: 平屋顶建筑屋顶接闪器应沿四周安装, 接闪带应安装在屋顶四周最高处离屋顶边缘不超过0. 5 m 处。图1、图2 为接闪带常用安装细节。
b. 引下线: 对于平屋顶建筑, 屋顶四周每30 m 间隔应设置至少一条引下线,且引下线的总数量不应少于2 条。引下线的位置分布: 对于矩形状的建筑, 如果只有2 条引下线, 应按对角分布设置; 如果超过2 条, 则应沿着屋顶四周分布设置且间隔不超过35 m; 对于圆形和其他形状的建筑, 引下线应沿着屋顶四周均匀分布设置。
c. 接地极: 所有的引下线都应连接到接地极, 接地极至少有一条主要的基础接地网。
d. 防雷材料的要求: 防雷材料应采用铜、铜合金、铝、铝合金或不锈钢。另外, 覆铜钢条和热镀锌圆钢可用做接地极, 热镀锌圆钢还可用做接闪器的支撑、连接器, 以及钉、螺钉、螺栓、板材等。《加拿大防雷系统安装标准》给出了对接闪器、接闪带、引下线和接地极所用材料的要求, 见表1。另外, 《加拿大电气规范》第12 – 016 条规定,室内电缆、导线与防雷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 m。
对比我国规范和加拿大规范, 我国规范较加拿大规范规定的引下线间距小, G 50057 – 2010 增加了引下线不同材质的规定, 但相同材质引下线比加拿大规范要求的直径小。对于木结构建筑, 最重要的是把雷电流安全导入大地, 一方面保护建筑物免遭雷击, 另一方面避免因雷击带来的建筑物火灾隐患。因此木结构建筑, 尤其是4 层以上的木结构建筑, 其防雷设计与常规的防雷设计应有所区别:
对比图
木结构 关注微信

手机点击拨打:13282000900

24小时客服电话